close

判斷是否手機成癮的主要標準在於關鍵字行為的後果,即這種行為是否影響正常的工作、學習和生活。
  常看手機不能簡單定性為有巢氏房屋心理疾病
  一些人查看手機的頻率,幾乎可以用關鍵字“癮”來描述。2012年《時代雜誌》的一項調查顯示,五分之一的人平均每十分鐘就要查看一次手機。
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醫師黃建軍解釋:“對於這種行為狀態,臨床中並沒有統一的東森房屋稱呼,‘手機依賴綜合徵’、‘手機上癮’等都是目前人們比較通俗的說法。其實頻繁查看手機這種狀態本身並沒有正常與不正常之分,如果環境允許,而且這種行為並未影響個人生活及工作,是可以接受的,並不能確定為手機依賴症。”
  美國得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心理學教授Ray Lopez則告誡,使用手婚禮顧問課程機進行聯繫的需求也可以被消費,即手機已經占有了人們的認知過程,人們已經開始越來越多地關註手機,而不是關註世界及周圍人;若長期如此,一些兒童可能出現語言學習後延的狀態,因為其父母將更多時間用於手機,而非子女。Ray Lopez強調指出,作為一種群居物種,我們需要交流,也需要擁抱。
  “手機依賴”既是行為問題也是心理問題
  那麼如何判定是否手機成癮?黃建軍認為,要判斷某種狀態是否為心理疾病,不但要關註行為本身,也要關註行為本身帶來的後果。如果一個人過於沉溺於手機,這種行為又帶來了一些後果,如工作不能按時完成、工作質量下降等,這就成為問題了,“這既是行為問題,也可以看做是心理問題”。
  如果人們總是忍不住隔一會兒就要查看手機,查看微博或微信等,即便沒有內容更新提示,從心理學角度來看,可以定義為人們在某一段時間內產生了對手機的依賴傾向,而這正是判定“手機依賴症”等心理疾病的關鍵因素。
  持續時間也是“手機成癮”的考量因素
  行為狀態的持續時間是另一個考量因素。如果人們持續較長時間頻繁使用手機,而且這種狀態為個人帶來的痛苦持續較長,也是判斷是否為心理疾病的重要參考。“但至於具體持續多長時間才可以認定為病態,臨床中也沒有絕對的界限,時間過久,這種行為模式會相對固定,每天都被重覆,已經成為一種心理問題。但有些人可能就是出於新鮮感與好奇心,最初玩手機時間較長,之後隨著新鮮感的逐漸消去,這種狀態也會自行有所改善。”黃建軍說。
  黃建軍還表示,這種依賴造成的心理問題不單會給個人造成一些心理痛苦,影響其工作等,還會對個人的生活、家庭關係等造成影響,而這些影響的嚴重程度也是臨床判定標準之一。
  手機依賴可能影響人際交往
  黃建軍說:“在某些公共場合,需要人們共同完成某件事時,如果有人忍不住經常看手機,甚至於不看會感到難受,無法融入當時的環境,對現實生活的確產生了一些影響,對於其他人的勸誡也難以接受,甚至會引起人際衝突等,長期如此,便容易產生一些心理問題。”
  與朋友相聚,大家相互交流是一個更自然的過程,但現實生活中,不少人感慨朋友聚會往往是大家坐在一起,各自抱著手機,真正的交流反而減少。
  ■ 釋疑
  手機導致拖延?
  與個人性格特點有關
  工作時總忍不住看看手機,拿起來又放不下,往往時間過去大半,工作卻毫無進展,因此有人將拖延症與手機相聯繫。
  黃建軍解釋,拖延症在臨床中可以稱為性格中存在不完善的方面,但未必就是心理疾病。這往往與人們小時候的成長經歷、環境、教育方式等有關,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人們習得了這種行為,逐漸就成為一種習慣,也成為性格中的一部分。
  與拖延症相反,有些人總希望能夠提前完成工作,任何事情都往最壞處想,負面情緒太多。這往往與焦慮有關,也反映了人們的性格特征。
  兒童接觸過早?
  已無法迴避,需適當約束
  兒童使用手機已非常普遍,但對於自控能力仍不足的兒童來說,過早使用手機是否適宜?
  黃建軍解釋,這種影響也是兩方面的:一方面,學生使用手機可以獲得一些信息,而且通過手機進行交流也是不少學生之間的一種社交方式,已很難迴避。
  另一方面,如何合理使用手機更重要。學生心理髮育尚不完善,自控能力也存在不足,這就要求老師及家長應引導兒童合理使用手機,要有一定的約束。尤其是在其心智發育階段,要通過外界的約束來幫助其建立一定的秩序,否則兒童容易自行發展,形成無拘無束的狀態。  (原標題:是否“手機成癮”主要看行為後果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l84xlii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